栏目导航
夏仲实
作者:暂无 日期:2018-05-21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爱国名将夏仲实(1890—1969) 夏仲实名首勋,江津白沙镇人。长期在川军任职。抗战爆发后,夏仲实重整戎装,出任国民革命军第78军军长,率家乡子弟兵出川抗日。临行前,举行誓师大会,效仿岳飞跪母出征。在抗日战场上,夏仲实率78军英勇抗敌,血战日寇,获国民政府一级勋章。1942年离职回到白沙,当选国民政府立法委员。1944年,冯玉祥为抗日募捐来到白沙,夏仲实宴请冯将军和夫人一行,捐款9万元,令冯将军非常感动。夏仲实在白沙办教育、办电厂,为发展地方经济和声援全国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国民政府第二十六仓库白沙堆积所旧址
作者:暂无 日期:2018-05-21 文献类型 :画作
描述:建于民国初年,为明末清初建筑,位于朝天咀码头旁,方便了粮食的转运、储存。1939年,国民革命军后勤总司令部征用白沙大粮商王建章粮行仓库,设立驻川粮积处第二十六仓库白沙粮食堆积所,存放转运粮食和抗战物资,直接支援抗日战争。该址现存2000多平方米,为穿逗式结构三层建筑,传统临街店铺样式。
国民政府审计部旧址
作者:暂无 日期:2018-05-21 文献类型 :画作
描述:国民政府审计部住址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石坝街居委会石坝街37号、39号、41号,建于清末,坐南朝北,北偏20度,面积704平方米。旧址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借用当地民居为办公地点。解放后,该旧址房主进入江津区三口棉纺厂工作,故将其捐赠给该厂作为职工家属楼。该住址现仅存门厅,土木结构,面阔4间23.4米,进深17.4 米,通高9.6米。该旧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社会价值,对研究出白沙人民在重庆作为战时陪都时为抗战所做的贡献具有重要意义,具有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
国民政府四川省建设厅园艺场办公楼旧址
作者:暂无 日期:2018-05-21 文献类型 :画作
描述:国民政府四川省建设厅园艺场旧址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几江街道办事处鼎山大道52号内,建于1936年,坐西南朝东北,面积114.5平方米。该园艺场属国民政府时期省级单位,是国内较早的园艺场。该建筑共分上下两层,面阔两间,深两间,共四间。该建筑属于中西合并式建筑。现该建筑保存较好,第一层的右边两间用来办公,左边两间用来作为果树研究所退休人员的活动中心。该建筑体现了国民政府时期的建筑风格,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了教育和参观的场所,同时也为研究和学习该时期的建筑风格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
国民党党史编撰委员会旧址
作者:暂无 日期:2018-05-21 文献类型 :画作
描述:国民党党史编纂委员会旧址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中心路246号(石豌架),建于民国初年,坐南朝北,面积1100平方米。该旧址修建于民国初年,为两楼一底的仿日砖木穿斗结构房屋。该旧址共有5间建筑,随中央图书馆,国立编译馆一同迁来, 1940年聚奎中学教师周开庆曾参与编撰工作(解放前周开庆随国民党去了台湾,后来病逝于台)。该旧址对研究国民党党史和抗战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川省立重庆女子师范学校旧址
作者:暂无 日期:2018-05-21 文献类型 :画作
描述: 四川省立重庆女子师范学校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高屋村溜马岗重庆工商管理学校内,建造年代不详,坐北朝南,北偏西66度,占地面积836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四川省立重庆女子师范学校,为当时四川省仅有两所女子师范之一,1939年1月,为躲避重庆大轰炸迁于此地,抗战结束后于1946年秋迁回重庆。旧址,仿欧式建筑,上下两层,平面布局呈方形,长39米,宽16米,通高9米。此旧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对研究重庆作为抗战陪都时期的教育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吴芳吉墓
作者:暂无 日期:2018-05-21 文献类型 :画作
描述:吴芳吉墓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黑石山村九曲池畔,建于1932年,坐东朝西,北偏东30度,面积72平方米。此墓墓冢呈三角型,墓通长4.5米,通宽3.5米,通高0.95米,条砌边。墓碑为主式碑,弧形碑额,高1.5米,宽1.03米,厚0.22米,上部为英文正中为竖排阴刻隶书“白屋诗人之墓”六字。右侧题记为一九八一年。吴芳吉(1896-1932),字碧柳,号白屋诗人,聚奎第一班学生,为“聚奎三杰”之一。吴芳吉是著名爱国诗人,重庆大学创始人之一,吴芳吉墓成后五十年多年间,来谒墓的人络绎不绝,尤其是抗战时期,冯玉祥、佘雪曼等许多名人都在此留下谒墓诗文。此墓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对研究吴芳吉其人及江津乃至重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吴芳吉
作者:暂无 日期:2018-05-21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吴芳吉(1896—1932),江津白沙人,是我国现代杰出的诗人、教育家,2003年被评为重庆历史名人。 吴芳吉年幼时就居于聚奎小学,曾说:“江津聚奎小学,为某儿时肄业之地,山川之胜,甲于全蜀学校。某之诗,得诱启最多。”1910年,14岁的吴芳吉以出类拔萃的成绩考入北京清华园留美预备学校(现在的清华大学)。 在新文化运动中,吴芳吉赞成诗歌要变革,古今融合创出“白屋诗体”。 1919 年吴芳吉发表《婉容词》和《两父女》,产生了极大的反响 。 吴芳吉短暂一生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歌,全面深刻地反映了二十世纪初叶中国的社会现实。 吴芳吉投身教育,曾执教的湖南长沙明德中学,西北大学,成都大学。1929年,吴芳吉参与创办了重庆大学。他立下的“办学宗旨”现在任然肃立在重大校园。1931年,吴芳吉回到家乡接任江津中学校长。 1932年吴芳吉辞世后,就安葬在聚奎中学九曲池畔。
卞小吾故居
作者:暂无 日期:2018-05-21 文献类型 :画作
描述:卞小吾故居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石坝街居委会62号,建于清末,坐东朝西,北偏东30度,面积800平方米。故居是《重庆日报》的创始人卞小吾的故居。抗战时期,曾作为军政部学兵的营地。解放后,收归国有,现出租给当地居民居住。故居为门厅,正厅及两侧的厢房组成四合院,土木石结构房屋,正厅面阔3间18米,进深6米,通高6 米。故居天井中央还遗留有一个刻有诗词和吉祥语的石缸。故居具有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不止对研究卞小吾其人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研究重庆战时陪都的作用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卞家院子
作者:暂无 日期:2018-05-21 文献类型 :画作
描述:卞家院子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建于清末民国初年,坐东朝西,北偏东20度,面积1600平方米。该院原为卞小吾哥哥的住宅,在抗战时期,曾为军政部学兵的营地。解放后,收归国有,现出租给当地居民居住。该院为门厅,正厅及两侧的厢房组成四合院布局,土木石结构,门厅面阔长 4.95米,进深 3.54米;正厅面阔8间47.8 米,进深7.3 米,通高6米。卞家院子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对研究重庆战时陪都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一座具有典型渝西清代民居特色的古建筑,这对研究渝西民居具有重要意义。
Rss订阅